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成分复杂,具有高COD、高氨氮、高盐分及毒性物质多的特点,传统单一工艺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。近年来,三维电解-A/O-臭氧组合工艺凭借其高效降解有机物、脱氮除碳及深度氧化的优势,成为渗滤液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。
三维电解:强化难降解有机物分解
三维电解技术通过构建多维电极体系,在传统二维电极间填充铁碳复合材料、金属氧化物等催化填料,形成无数微电池反应单元。在电场作用下,填料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产生羟基自由基(·OH)、超氧阴离子等强氧化物质,可无选择性降解渗滤液中的苯系物、长链烷烃等难溶有机物。
该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:
高效催化降解:三维电极结构使反应接触面积提升3-5倍,COD去除率可达60%-80%,显著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(B/C比从0.2提升至0.4以上)。
低能耗与无二次污染:无需外加化学药剂,电极材料抗板结设计使其寿命超过1年,运行成本较传统Fenton法降低40%。
重金属协同去除:阴极还原作用可将Cr⁶⁺等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低毒形态,减少后续处理负荷。
A/O工艺:同步脱氮与碳源优化
经三维电解预处理后的渗滤液进入A/O(厌氧-好氧)生物处理单元。厌氧段通过产甲烷菌将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,实现能源回收;好氧段则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协同作用,完成氨氮的硝化与反硝化反应。
该工艺的创新点在于:
碳源精准调控:通过回流污泥中的内碳源强化反硝化效率,减少外加甲醇等碳源的投加量。
抗冲击负荷设计:高浓度活性污泥(MLSS≥8000mg/L)可耐受渗滤液水质波动,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5%和90%以上。
臭氧氧化:深度处理与消毒灭菌
A/O出水中的残余难降解有机物和微生物需通过臭氧氧化进一步去除。臭氧凭借其强氧化性(氧化还原电位2.07V)可直接破坏有机物分子结构,同时杀灭细菌、病毒等病原微生物。
本工艺采用臭氧-活性炭耦合技术:
高级氧化作用:臭氧在活性炭表面催化分解为·OH,氧化效率提升3-8倍,出水COD可降至50mg/L以下。
吸附与生物降解协同:改性活性炭表面负载微生物膜,形成“吸附-生物降解”双重屏障,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50%以上。
工程案例与技术展望
在南方某大型垃圾填埋场项目中,采用“三维电解(COD去除率75%)+A/O(氨氮去除率92%)+臭氧氧化(COD降至45mg/L)”组合工艺,处理规模为200m³/d。运行数据显示,出水水质稳定达到《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6889-2008),年节约处理成本约120万元。
未来,该技术将向智能化控制与资源回收方向发展:
利用AI算法实时优化电解电压、臭氧投加量等参数;
结合膜分离技术回收氨氮制取化肥,实现“以废治废”。
结语
三维电解-A/O-臭氧组合工艺通过物理-生物-化学的多级协同,攻克了渗滤液处理的“高浓度、难降解、高毒性”三大难题,为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提供了经济高效的技术路径,助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目标的实现。